最近广东气温骤降

  早晚伴随大风

  体感十分寒冷

洗衣机+羽绒服=爆炸?避免这些操作→

  12月19日早晨,在冷空气补充影响下,广东多地气温同比18日明显下降,韶关的仁化最低气温低至零下0.3℃,为广东今年下半年来新低。韶关仁化县闻韶镇、长江镇出现霜冻,仁化国家站观测到结冰。

洗衣机+羽绒服=爆炸?避免这些操作→

  随着天气转冷

  广东很多小伙伴已经换上大衣

  或把压箱底的羽绒服拿了出来

  而此时北方许多网友早早就换好了“装备”

  第一批换上御寒“装备”的人中

  有人发现

  将自己穿过的羽绒服拿去洗

  没想到洗衣机“爆炸”了!

洗衣机+羽绒服=爆炸?避免这些操作→

洗衣机+羽绒服=爆炸?避免这些操作→

  这是怎么回事?

  其实,这真的不能只怪羽绒服!

  洗衣机洗羽绒服

  为什么会“爆炸”?

  这不是羽绒服第一次“爆炸”了。每年都会有羽绒服在洗衣机里“爆炸”的,总有人因为不了解而吃了大亏。

洗衣机+羽绒服=爆炸?避免这些操作→

  机洗羽绒服一定会爆炸吗?

 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要了解爆炸是从何而来。

  洗衣机清洗羽绒服发生爆炸,主要是在洗衣机清洗羽绒服的过程中,羽绒湿水聚集成坨,高速甩干会让原本就存在于羽绒服里的空气在短时间内集聚,充满面料和里料间的某处空间。这些气体在狭小空间内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冲破外层的面料而爆发,进而破坏衣物,甚至导致缸体、机身的破碎。

洗衣机+羽绒服=爆炸?避免这些操作→

  据专家介绍

  羽绒服爆炸是比较极端的情况

  那么,在什么条件下

  容易发生爆炸呢?

  一是羽绒服外层透气性不佳

  二是要有高速甩干的过程

洗衣机+羽绒服=爆炸?避免这些操作→

  现在很多洗衣机都推出了专门的羽绒服清洗功能,但是洗衣机长时间的反复高速旋转、搅拌依然会破坏绒朵结构,造成保暖性下降。

  此外,“爆款”羽绒服还暗藏

  其他安全隐患

  摩擦静电引发爆炸

洗衣机+羽绒服=爆炸?避免这些操作→

  2018年1月4日,浙江丽水一位老人正在厨房里收拾东西,也没有点火,突然嘭的一声,身上的羽绒服爆炸了,衣服背面被炸出好几个“大窟窿”!

  消防人员介绍,冬天天气比较干燥,羽绒服与其他物体摩擦会产生静电,若遇煤气泄漏,便会引发“爆炸”。因此穿羽绒服去厨房、加油站等地方一定要谨慎。

  遇明火容易燃烧

洗衣机+羽绒服=爆炸?避免这些操作→

  有实验显示,羽绒服穿在假人模特身上拉上拉链,拿打火机在衣服下摆一角刚一点火,羽绒服马上蹿出火苗,不到5分钟,整件羽绒服就被烧得精光,连拉链也被烧得完全熔化了。如果羽绒服接触到含有油脂的皮肤,其燃烧速度可能会更快。切记,如果人身上着火了,应当及时将羽绒服脱下,将火扑灭,如果来不及脱,要用双手护住脸部,就地打滚。

  羽绒服到底该怎么洗?

  那么,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清洗、收纳羽绒服呢?

  首先,羽绒服千万别干洗。

  羽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,目前最常用的干洗剂四氯乙烯会损坏羽绒的蛋白质成分。对羽绒强烈的脱脂作用也会造成羽绒毡并、板结,使羽绒发硬,失去蓬松性,保暖性能受到损坏。

  同时,很多羽绒服的面料经过防水涂层工艺处理,干洗剂会对某些化学组成的涂层进行部分溶解,造成羽绒服面料的损害。

洗衣机+羽绒服=爆炸?避免这些操作→

  其次,如果你的羽绒服水洗标签上注明可以机洗,那还得看看自家的洗衣机合不合适。

  有的洗衣机可能有专门的“羽绒”程序,如果没有,也可以选择类似“轻柔”的程序。不要使用高速甩干功能,这样可能会导致羽绒服出绒,从而缩短羽绒服的寿命。

洗衣机+羽绒服=爆炸?避免这些操作→

  羽绒服一般推荐轻柔手洗。

  轻柔手洗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对绒朵结构的破坏。另外,选择中性洗剂或者羽绒服专用洗剂,加水待洗剂溶解后,将羽绒服充分浸湿进行清洗。面料表面比较脏的部位可以使用小软毛刷轻轻刷干净(有涂层面料不建议轻刷,轻刷会破坏涂层)。

  清洗干净的羽绒服轻轻挤压干水分之后,悬挂在通风处晾干,避免暴晒。在晾干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拉扯结成坨的羽绒,使其散开,达到充分晾干的目的,防止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而发生霉变。

  彻底晾干的羽绒服,轻轻拍打使其恢复蓬松状态。

  注意

  羽绒服不建议采用真空收纳袋

  进行压缩收纳

  真空压缩会造成绒朵之间的挤压

  有可能折断绒朵的结构

  同时造成面料褶皱

  难以恢复

  在整个冬季的羽绒服使用过程中

  建议尽量减少

  羽绒服的清洗次数

  对比较脏的部位

  可以采用局部清洗的方式

  尽可能保持羽绒服的保暖性能

洗衣机+羽绒服=爆炸?避免这些操作→

  你平时都怎么清洗羽绒服?

  遇到过类似的“爆炸”情况吗?

  有什么去污的好方法?

  综合:广东天气、国家应急广播、科普中国、果壳、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、新华网

   湾区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