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23日有报道称,A股将每年迎数千亿增量资金。

  事件背景

  1月23日上午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,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。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发布会上表示,将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%,对商业保险资金,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%用于投资A股,这也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的长期资金。

  政策推动

  ● 公募基金 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%,这将促使公募基金加大对A股的投资力度,为A股市场带来持续的增量资金。

  ● 商业保险资金 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%用于投资A股,这将为A股市场带来数千亿的长期资金。同时,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,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,后续还将逐步扩大。

  ●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不断优化股票回购、增持再贷款的政策安排,已将申请贷款时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%降到10%,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3年。这一政策的调整,将为A股市场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,推动市场的稳定发展。

  增量资金的具体流向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包括市场状况、行业趋势、政策导向以及个别板块的基本面等。不过,从目前的市场情况和相关报道来看,中证A500相关板块可能会受到增量资金的关注。

  据Wind统计,截至2025年1月22日,近一月中证A500指数相关ETF被资金净买入达231亿元,净买入额在全部宽基指数中居首。中证A500ETF龙头(563800)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,该指数优选各行业市值代表性强、表征行业龙头的500只股票,行业分布较为均衡,其成分股覆盖全部35个中证二级行业和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30个,可以作为哑铃配置策略中的防御性资产,较好地把握市场的整体投资机会。

  另外,科技、消费、新能源等板块也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。科技领域的发展具有创新性和高增长性,例如半导体、人工智能、信息技术等;消费板块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,具有稳定的需求;新能源板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,受到政策的支持。

  然而,市场是动态变化的,增量资金的流向也并非固定不变。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,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、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化等,以便更好地把握资金的流向和投资机会。同时,也应该注意分散投资,降低风险。

  从短期来看,这项政策会为 A 股市场带来显著的提振作用。首先,数千亿增量资金的预期将直接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,改善市场的流动性,可能会推动股市整体上涨。其次,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,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场,活跃市场交易。

  从长期而言,其影响更为深远。持续稳定的增量资金流入有助于优化 A 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,提升机构投资者的比重,使市场更加成熟和理性。这将促进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,降低市场的短期波动。

  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也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,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更低的融资成本,推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。进而提升 A 股市场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,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上市,形成良性循环。

  但需要注意的是,政策的实施效果还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、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。